- 我国全面开展将对电子电气产品有毒有害污染的控制
- 发布人:电老虎网 时间:2017-03-08 新闻来源:网络 浏览量:
电老虎网电气资讯:为实现有毒有害物质在电子信息产品中的替代或减量化,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实现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和积极应对欧盟WEEE、RoHS指令,2006年2月28日,信息产业部、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和环保总局七个部委联合发布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这是一部关于在我国境内生产、销售和进口的电子信息产品中有害化学物质限量和标识要求的部门性规章。
在欧洲议会、欧盟理事会2003年1月发布“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指令之后,诸多国家及地区纷纷跟进并予以应对:美国和日本先后在现有有毒有害物质管理法规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电子电气设备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规定,更进一步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一场绿色制造革命风潮。中国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
为落实好《管理办法》,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合格评定制度,促进认证认可服务于电子信息行业、服务于污染控制工作,国家认监委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密切合作,从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性地建立了国家统一推行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认证制度,为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合格评定体系提供了一套政策上衔接、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的解决方案。
国家统一推行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自愿性认证(以下简称国推污染控制认证)工作是我国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工作的深入、稳步推进。同时,国推污染控制认证制度的推出也是我国认证认可领域的一次创新,是完善国家统一推行的自愿性认证制度的重要里程碑。
国推污染控制认证的特点可简要归纳如下:
1、认证范围宽泛
国推污染控制认证范围涉及电子材料、部件、组件、元器件和整机信息产业的全产业链,对产业影响大,社会关注广泛。
2、目录重点突出
第一批认证目录既充分体现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调整的范围和第一批《重点管理目录》的产品,又兼顾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调整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为本认证制度与鼓励政策的衔接奠定了基础。
3、认证模式灵活多样
在宽进严出的大原则下,根据不同类别产品的特点选取和确定不同的评价要素,设计了四种认证模式,突破了传统上第五种认证模式认证制度的管理思路,业界认同度高。
4、创新评价方法
针对产品检测分析,只有一个认证模式采用了传统意义上检测方式,其他三种认证模式均采取XRF扫描加高可能性物质的抽样检测方式。产品检验方法上打破了传统模式,降低了产品评价的资金和时间成本,对推动产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5、强化证后监督
根据产品化学特性的特点,每一种材料的不符合均可导致产品最终的不符合。鉴于产品的化学特性在产业链上逐级传递的特征,关注所有上游材料的一致性才能确保下游产品的最终符合性是认证制度在设计和实施时要解决的关键环节。
6、逐级采信原则
通过下游产品采信上游产品认证结果的模式设计,既体现了产业链中产品的化学特性逐级传递的特征,又充分考虑了认证成本对产业链各环节的影响。在提高工作效率、确保认证结果有效性的同时,大大降低了认证成本。
作为一种由国家统一推行的认证制度,《实施意见》中明确了国家认监委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应采取措施鼓励、支持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进口者对其生产、销售、进口的电子信息产品申请国推污染控制认证。鼓励政策包括:采取推动认证结果的采信、争取财税部门各种扶持鼓励政策、争取国家政府采购部门优先进行政府采购、推动认证结果的国际互认和制定相关措施,促进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等。从2012年开始,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出了能效之星评选,国推污染控制认证被列为加分项。上述政策有效促进了国推污染控制认证制度的推广。
目前,《管理办法》正在进行修订,产品范围将扩大,有关合格评定的描述将修订为“按照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合格评定制度进行管理”的同时,国家认监委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还在持续推动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配套的基金减免政策,拟对通过国推污染控制认证的产品进行基金减免。作为国推自愿性认证的先行者,国推污染控制认证仍将稳步持续发展。
- 上一篇:电气设备可靠性的提高具有哪些意义
- 下一篇:德国电子电气产品受到其他国家的追捧
-
关键词:电气,电气产品,电气设备,电老虎网
推荐文章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最新文章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