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电气助力中国核电“走出去”
- 发布人:电老虎网 时间:2017-05-15 新闻来源:电老虎网 浏览量:
当中国政府向世界郑重承诺减排,当我国把核电作为能源发展的战略选择,当发展核能成为一种国家意志时,作为央企的中国广核集团坚定地担当起发展中国核电的使命。他们不但带来清洁能源,让我们的家园天更蓝水更清,而且让我国核电建设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更带动引领着我国跨领域跨行业的技术创新,共同打造“国家名片”。近日,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展览会在京举办。包括中国、俄罗斯、法国、英国、美国、日本、韩国、西班牙、瑞士等多个国家的200家核电企业参加本次展会,展示了各自在核电、核燃料、核设备等领域的研发、设计、建造、运行、维护、电气与自动化、核安全等方面的成果。上海电气的二代及二代加、三代AP1000、CAP1400、EPR及华龙一号、四代高温气冷堆、钍基熔盐堆、快堆等核电先进技术和创新产品在展会集中亮相,吸引大众目光。
2016年3月,在东海之滨的上海电气临港基地,全球首台具有四代特征的高温气冷堆核电主设备——压力容器、金属堆内构件顺利发运,成功交付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站。应该说,这是上海电气核电装备制造能力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此前,上海电气已在三代核电AP1000、EPR技术关键核岛主设备的制造中,通过自主创新、技术攻关、试验验证和制造测试,实现完全国产化。
2015年3月,上海电气与法国阿海珐集团正式签订了科贝赫核电站2台机组共6台蒸汽发生器更换项目的分包合同。该核电站是非洲大陆唯一一座核电站,2台机组分别于1984年、1985年投运。蒸发器由阿海珐设计,与我国CPR1000蒸汽发生器类似。这一项目对上海电气乃至中国核电意义重大,这是中国核岛主设备第一次通过与核电巨头合作出口国际市场,是中国核电技术装备“借船出海”,落实“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一步,也是首次实现国内核电主设备批量进入国际市场。上海电气与阿海珐历经四年半、共计25次商谈,最终达成分包合同。
南非项目与新建核电项目不同,设备更换窗口期一旦锁定,交货期没有任何退路。因而这一项目也突破了上海电气蒸发器制造的历史最短周期。并且,根据合同要求,设备制造全程受总包方、南非业主和南非核安全局的监造。此外,还有独立第三方ABS公司代表ASME全程监察。项目执行相关方多、协调周期长、难度大。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上海电气核岛主设备第一次在没有外方技术支持,按照国际市场要求和国际核电标准,在国外多个项目相关方的监督下,运用自己的制造技术走向国际市场。
随着核电站数量的增加,能源短缺得到有效缓解。但核电站废料的处理,问题日益显现,这也是全世界关注的难题。资料显示,核废料主要分为高、中、低放射性三类。高放主要包括核燃料在发电后产生的乏燃料及其处理物。中低放一般包括核电站的污染设备、检测设备、废水废液等。中低放危害较低,高放对环境和人体危害极大。因此,各种核废料处置方法是不一样的。据悉,在我国,乏燃料都暂存在核电厂自建的硼水池中,硼水可以吸收核废料产生的大部分能量。国内一般硼水池足以储存核电站10年运行所产生的核废料,最后将转运到全国统一的放射性核废料处置库。
与美、德等国相比,中国核废料处理远没有到“最危险的时候”。专家推测,压力会在2030年前后出现,那时,仅核电站产生的高放射核废料,每年将高达3200吨。经过考察发现,德国在核废料处理方面有十分成功的经验,市场运作规范,投资回报率高。上海电气积极拓展乏燃料储运、三废处理装备等新业务领域,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就核电新业务领域的科学研究达成诸多合作意向。
国际上,上海电气已与意大利安萨尔多核能公司、西班牙恩萨公司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与德国、英国、法国、美国等核电先进企业开展交流,积极拓展在核废物处理和核设施退役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同时,上海电气瞄准小型堆的技术开发,加强与国电投、中广核和中船重工合作,钍基熔盐堆与中科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合作。上海电气核电产业的战略目标是要在新一轮核电发展中保持并扩大市场份额,并成为国内领先、受行业尊敬的品牌供货商。上海电气仍将持续努力,与广大创造者,通过产学研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攻克技术堡垒,书写核电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助力中国核电“走出去”。
-
关键词:电气,电气设备
推荐文章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最新文章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