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蒋锡培:电缆行业产能过剩逾50% 产品结构失衡问题突出
发布人:电老虎 时间:2017-08-21  新闻来源:电老虎网  浏览量:

 

 

从宜兴高铁站到远东大道,几乎要穿越大半个城区。

 

这个江南小城,以紫砂壶原产地闻名于世,但第一大支柱产业却是电线电缆制造。目前,全市已有电线电缆生产企业193家,算上铜材加工、电缆料生产、电缆制造设备等上游行业,相关企业达400余家。

 

远东控股集团旗下远东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600869.SH,下称“智慧能源”)全资子公司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远东复合技术有限公司便是这些企业的一员。2016年,三家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9.86亿元、52.51亿元、7.08亿元,净利润5246.28万元、2508.89万元、1759.99万元。

 

从成立至今,远东控股集团经历了5次改制,完成了民营、集体、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再到民营企业的转变,营业收入从开始的百万元飞跃至百亿元,集团也从原先的电线电缆制造商转型为“主业+投资”的综合性平台。

 

这里所指的主业,不仅是电线电缆,还包括智慧能源系统,业务涵盖能源项目的规划设计、产品制造、工程实施、运维监测等,覆盖了能源系统的全生命周期。

 

在转型过程中,不少制造业企业通过并购投资拓展业务,或横向发展,或多元跨界,而远东控股集团则是两者“一起抓”。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独家专访中,远东控股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党委书记蒋锡培透露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目标:到2020年,集团资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年营业收入超过1350亿元(其中智慧能源1000亿元),年净利润超过60亿元(其中智慧能源50亿元)。

 

产能严重过剩

 

蒋锡培是最早进入电缆领域的从业者之一。1988年,他便在宜兴开设了一家电线电缆经销部。

 

1990年,在范道乡新建开发区,蒋锡培带领28位朋友筹集了180万元资金,征了3亩地,创办了“范道电工塑料厂”,业务由单一销售电缆转变为生产电缆。

 

成立当年,公司就实现销售收入462万元,第二年达到1800多万元。1992年改制为乡办企业后,销售收入又突破了5000万元。2010年,电线电缆产业实现整体上市,“远东电缆”也成为国内线缆行业规模最大的沪市A股上市公司。

 

远东赶上了国内电线电缆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从工业销售收入看,2004~2013年,电线电缆行业产值逐年高速上涨(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例外),尤其是2011年,我国电线电缆销售规模超过美国,跃居全球第一。

 

2012年起,国内电线电缆的销售增速开始下降,由原先的30%下降至10%左右,行业由高速增长期进入相对成熟期。然而,产品结构不合理、盈利水平较低等问题却没有实质改变。

 

谈及今年的市场前景,蒋锡培主动提起了西安奥凯电缆事件。“从来没有哪件事让电缆行业如此受关注。问题出现后,产品质量开始真正受到重视,具有品质保证的企业有望赢得更大市场。”

 

长期以来,我国电线电缆产品以招投标方式采购,造成行业低价中标成风,集中度偏低,也导致不少企业为了节约成本,造出很多质量不过关的产品。“产品质量一直是电缆行业的痛点。去工厂检查,90%以上合格;流通环节检查,60%以上合格;但到施工现场去检查,合格率不到10%。”蒋锡培直言。

 

蒋锡培表示,要避免西安电缆问题再现,既要改进招投标低价竞争的模式,又要强化现场监管力度,保证来样和到货验收,实行齐查共管。

 

另一方面,蒋锡培也指出,尽管电线电缆是全国机械工业领域排名第二的产业,市场规模巨大,但整个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近十年的盲目投资导致全行业产能过剩超过50%,中国的这些设备、材料用在全球市场都够了。”

 

不过,过剩的仅仅是部分产品,粗放式生产导致的结构失衡问题仍较为突出,即普通电线电缆产品供过于求,而高端产品供不应求。

 

尽管如此,蒋锡培仍对中国市场保持乐观。他认为,通过创新技术和管理,未来5-10年,中国有望从电线电缆的制造大国发展成为制造强国。

 

“电缆行业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仍是提质增效及创新突破。现在行业普遍质量不高,效益也不好,有很多高端的装备和原辅材料还要依赖进口。但是相比于十年前,我们已经有部分原辅材料可以自己提供了,说明行业在慢慢进步。”

 

转型智慧能源

 

近几年,我国电缆行业增速放缓,2015年度甚至出现负增长。作为市占率名列前茅的企业,远东控股集团的电缆业务也陷入了增长困境。

 

蒋锡培对记者表示,电缆行业总体还是太分散,市场容量也存在一定的天花板,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后期抢占市场份额将主要依靠行业洗牌,因此,公司在发展中期就确定了“主业+投资”的战略规划。

 

“这是创新驱动竞争激化、产业结构升级滞后、人口红利逐步减少、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传统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等新形势下的重大决策。”蒋锡培称。

 

据了解,目前远东控股集团已与50多家机构合作。截至2017年7月31日,总投资企业数量达339家,其中上市企业94家(包括新三板28家),行业涉及新材料、环保、生物医药等。

 

2014年8月12日,远东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远东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更名后,公司着力打造发电、储能、输电、配电、售电以及终端用户能效管理的“互联网+”智慧能源系统服务全产业链。

 

围绕这一定位,智慧能源展开了多项跨行业收购。

 

2014年,公司分别收购了水木源华51%股权和艾能电力51%股权,进入能效监测和新能源规划设计及施工领域。2015年,公司收购江西福斯特100%股权,进入新能源汽车储能设备领域。

 

多元化的投资布局为智慧能源带来了良好收益。2016年,公司总营收达122.43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及储能设备、清洁/新能源系统、智能设备三大业务利润贡献率超过 60%,近三年,公司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24.32%。

 

值得一提的是,采访当天,蒋锡培恰好视察了公司刚刚投资的帝特律电动汽车项目。据悉,帝特律电动汽车有限公司由集团与底特律电动汽车、宜兴环科园共同发起设立,三方共投资6亿美元,其中,集团占40%。

 

蒋锡培表示,参与设立新能源汽车公司,主要是考虑到该产品的市场前景,以及与公司旗下储能产品业务的协同效应。从“远东电缆”到“智慧能源”,也是围绕着产业上下游,布局能源领域的其他产品与服务,实现公司的多元发展与转型升级。

 

对于投资标的,蒋锡培有一套“基本要求”,例如至少是行业前三,创始人要在行业里有不少于十年的经验等等。“我们希望可以与它们实现协同成长,而不仅仅是为了将它们的业绩并表。”

 

在盈利能力欠佳的情况下,电缆企业抛出并购计划并不少见。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仅2016年,电缆行业上市公司就发生十余起并购事件,标的涉及商业贸易、通信、光伏设备等领域。

 

蒋锡培认为,股权收购看似简单,实则对企业的要求非常高,而转型升级也应该“颠倒”一下:先升级,后转型。“把自己的产品先做到行业数一数二,才有条件更好地转型;转型也最好跟主业有关,不宜跨界太大。”

 

虽然产业版图壮大了不少,但对于电线电缆企业,蒋锡培仍抱着开放态度。“只要能与我们形成互补,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市场上的,我们都欢迎。”

 

不久前,远东智慧能源(600869)在远东控股集团总部,与国内最大的电气互联网平台电老虎网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力“电缆工业+互联网”。

 

 

 

通过与电老虎网的合作,远东电缆的全线产品,将在电老虎网旗下的工业品代理推广平台“工业易代”上发布。届时,任何一位有资源有能力的营销代理商,通过电老虎网“工业易代”,均能快速代理远东旗下的全线产品,享受和远东的代理商一样的代理政策。而不必委托各种关系才能联系到远东电缆的营销负责人。工业易代为全国代理商提供从“项目注册(报备)”、到“佣金结算”等全程服务。

 

电老虎网作为行业公认最具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围绕着电气制造行业价值链的关键环节,为平台上的企业提供独具价值的整合服务。提供撮合交易服务、供应链服务、整合行销服务、境外电商服务、电气设计师平台等业务。



责任编辑:王

 

关键词:蒋锡培,电缆,行业,产能,过剩,逾,50%,产品,结构,

分享:

推荐文章

  1. 01
  2. 02
  3. 03
  4. 04
  5. 05
  6. 06
  7. 07

最新文章

  1. 01
  2. 02
  3. 03
  4. 04
  5. 05
  6. 06
  7.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