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力改革试点 各地改革不同代表性强
- 发布人:电老虎 时间:2015-07-14 新闻来源:电老虎网 浏览量:
电老虎网简讯:目前来看,“加快电力体制改革步伐,让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提供更加经济、优质的电力保障”这些任务都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推动供求双方直接交易”是否能够成为目前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的战略选择,我有不同的理解。电老虎网观点是:直接交易改革或者进一步说零售市场改革当然是电力市场改革的大方向,但目前还不是“让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最有效途径,方案设计也存在根本缺陷。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在目前跨省跨区余缺调剂电力交易的基础上,建立规范运行的,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跨省跨区电力批发市场。

今年以来,我国输配电价改革步伐不断加快,改革试点范围不断扩大。不同地区的输配电价改革,对于我国加快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早在2002年,我国就进行了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但并不彻底。例如,交易机制缺失,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价格关系没有理顺,市场化定价机制尚未完全形成;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各类规划协调机制不完善;发展机制不健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面临困难。
从某种意义上说,上一轮改革以后,“计划电”的长期存在,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新旧问题交织叠加,导致了市场在电力行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与过去的改革不同,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明确按“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并率先在7个省份启动了改革试点。
总的来看,这些试点地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例如,深圳市处于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交叉补贴不严重,输配电资产比较清晰,电网结构比较紧凑,对电价的承受能力也比较强;贵州省位处西部地区,但火电装机规模大,也具备电力直接交易基础;安徽、湖北、宁夏、云南等省区,也各有各的特点,几乎覆盖了各种发电方式。在这些省区的试点,可以更好地积累改革经验,为下一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输配电价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在改革中可以对试点经验进行照搬照抄。这些试点地区虽然具有代表性,但电力行业本身发展却面临着诸多差异。例如,有些地区的交叉补贴多,有些地区补贴少;有些地区煤电比重高,有些地区比重低;有些地区发电成本构成相对简单,有些地区则相对复杂;等等。而全国各省区市,每个地区电力行业发展的情况更是差异甚大。
因此,在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的进程中,应该继续寻找具有典型意义的其他地区,继续扩大试点范围,进一步总结和梳理共性问题,寻找改革的社会诉求和共识,为全面推进改革创造更宽松的环境和基础。
值得期待的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明确,鼓励具备条件的其他地区也可以开展改革试点。
对发电企业来说,技术效率是获取资源配置效益的前提,而资源配置效益则是提高技术效益的目标。如果高技术效率的发电企业不能获得资源配置效益,就不会有动力提高技术效率。目前我国直接交易改革文件规定,“发电企业直接向大用户供电的发电容量,在安排计划上网电量时予以剔除”。这说明在高技术效率的企业不能因此获得资源配置效益。因此,目前的直接交易改革在机制设计上并不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益和技术效率。换句话讲,国外直接交易改革能够保证高效率企业获得资源配置效益,从而能够激励企业提高技术效率,有利于提高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益。(责任编辑:许)
相关阅读:输配电价改革试点七大“幸运儿”近况如何?

今年以来,我国输配电价改革步伐不断加快,改革试点范围不断扩大。不同地区的输配电价改革,对于我国加快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早在2002年,我国就进行了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但并不彻底。例如,交易机制缺失,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价格关系没有理顺,市场化定价机制尚未完全形成;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各类规划协调机制不完善;发展机制不健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面临困难。
从某种意义上说,上一轮改革以后,“计划电”的长期存在,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新旧问题交织叠加,导致了市场在电力行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与过去的改革不同,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明确按“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并率先在7个省份启动了改革试点。
总的来看,这些试点地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例如,深圳市处于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交叉补贴不严重,输配电资产比较清晰,电网结构比较紧凑,对电价的承受能力也比较强;贵州省位处西部地区,但火电装机规模大,也具备电力直接交易基础;安徽、湖北、宁夏、云南等省区,也各有各的特点,几乎覆盖了各种发电方式。在这些省区的试点,可以更好地积累改革经验,为下一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输配电价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在改革中可以对试点经验进行照搬照抄。这些试点地区虽然具有代表性,但电力行业本身发展却面临着诸多差异。例如,有些地区的交叉补贴多,有些地区补贴少;有些地区煤电比重高,有些地区比重低;有些地区发电成本构成相对简单,有些地区则相对复杂;等等。而全国各省区市,每个地区电力行业发展的情况更是差异甚大。
因此,在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的进程中,应该继续寻找具有典型意义的其他地区,继续扩大试点范围,进一步总结和梳理共性问题,寻找改革的社会诉求和共识,为全面推进改革创造更宽松的环境和基础。
值得期待的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明确,鼓励具备条件的其他地区也可以开展改革试点。
对发电企业来说,技术效率是获取资源配置效益的前提,而资源配置效益则是提高技术效益的目标。如果高技术效率的发电企业不能获得资源配置效益,就不会有动力提高技术效率。目前我国直接交易改革文件规定,“发电企业直接向大用户供电的发电容量,在安排计划上网电量时予以剔除”。这说明在高技术效率的企业不能因此获得资源配置效益。因此,目前的直接交易改革在机制设计上并不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益和技术效率。换句话讲,国外直接交易改革能够保证高效率企业获得资源配置效益,从而能够激励企业提高技术效率,有利于提高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益。(责任编辑:许)
相关阅读:输配电价改革试点七大“幸运儿”近况如何?
- 上一篇:新能源技术融合 未来电网利用率大大提高
- 下一篇:美国光伏发电产业迅速扩张 销往非洲
-
关键词:电力,试点,电价
推荐文章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最新文章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