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我国电力供需矛盾转变为加大改革
发布人:电老虎 时间:2015-07-31  新闻来源:北极星售配电网  浏览量:
电老虎网简讯:能源电力的安全稳定供应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密切,也深切影响经济和政治大局。中国的用电量能否与人口趋势、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相匹配,已超过电力增长成为核心和焦点问题。
 
    解答这一问题首先要回答中国人口的峰值是多少?拐点何时出现?并且,这也是制定能源电力战略和长期规划的关键依据。
 

    目前,国内虽然有一些机构建立和采用复杂的模型方法预测电力需求,但多数单位主要使用GDP增速弹性系数法、部门需求法和人均用电量法预测电力中长期需求。
 
    由于GDP增速的长期预测十分复杂,加之不同国家间以及同一个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用电量的GDP增速弹性系数相差较大,通过GDP增速弹性系数法预测全社会用电量容易产生较大误差。部门需求法存在部门种类多、难以预测、误差叠加的问题。
 
    相比之下,由于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相对容易预测,且世界各国人均用电量数据齐全,容易参照和比较。因此,采用人均用电量法预测电力需求峰值相对容易简便,并且便于探讨和修正。
 
    在延耽多年的人口政策下,中国的人口下降趋势和老龄化趋势已经势不可挡,联合国周三公布的2015《世界人口展望》报告预测,印度人口有可能在7年之内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人口可增长到16.6亿,中国在2100年降至10.04亿。
 
    全球目前有73亿人口。预测到2100年世界人口将达112亿。特别是在非洲,85年后人口几乎将翻两番,而中国和欧洲人口将进一步萎缩。
 
    到2025年,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5%左右,印度则仅为8%左右。人口的此消彼长,对于今后两国政治、经济甚至军事领域,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人口数量是预测中长期电力需求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全社会用电量的最终数值,同时人口数量和结构与人均用电量水平也有密切关联。
 
    2031至2050年,我国将出现人口死亡高峰,按人均自然寿命80岁计算,将有约4亿人去世;同期,按较乐观的总和生育率估算,最多约有2亿人出生。期间,我国人口将由峰值快速下降,进入长期的人口持续快速下降期并延至2100年。
 
    随着人口总量降低,全社会用电量也必将由升转降,我国电力供需矛盾转变为加大改革、优化结构、优化服务,降低成本,实现可持续、普惠、民生式发展。

关键词:电力,人口,峰值

分享: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