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俄罗斯核电 引发我国对核电行业的深思(2)
- 发布人:电老虎 时间:2015-08-13 新闻来源:中国电力网 浏览量:
急需重新确立核能发展的国家战略地位。回顾我国核工业60年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凡是在战略定位清晰的阶段,其发展之路都铿锵有力。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以优先发展核工业的国家战略,依靠举国机制迅速制造出原子弹、氢弹,掌握核潜艇技术。而在发展核电的三十年来,由于国家核电战略的起起伏伏,发展之路走得甚是艰难。要说明的是,发展核电的国家战略不能等同于核电发展规划或计划。战略不稳,再好的规划或计划都可能最终成为一张白纸;战略不稳,一遇挫折和问题就会摇摆不定。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自主建设秦山核电站,引进法国成熟核电技术,建造大亚湾核力发电站,核电起步并不算晚,但因对核电战略定位的不清晰不坚定,直到进入新世纪,也仅有几台机组并网发电,秦山核电站还曾一度面临中止。因此,要重振我国核能事业,必须首先重新确立核能发展的战略地位。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于新兴核电国家,有19项关于基础设施的要求,其中第一项便是必须确立明确的发展核电的国家立场,并以国家法律或总统令等形式向世人公开承诺。
建立高层次、集中统一的行业发展政府管理体制。集中统一管理是俄罗斯核电取得成功的启示之一,而我国也不缺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在第二机械工业部和核工业部时代,由于核战略在国家战略中的坚实地位,核行业实现了集中统一管理,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我国取得“两弹一艇”的辉煌业绩,并逐步建起较为完整的核工业体系。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核电建设开始后,核电姓核还是姓电的争论不断,其管理也进入多头时代,以致于造成今天核能行业产业不大,政府管理部门不少的局面。可以说,核能行业管理的层次不高、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体制是形成今天尴尬核电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考虑到未来我国核电发展预期,应致力于建立分工明晰、竞争有序的核能行业运作机制。首先,坚持专业化原则,可考虑将核电运营和建设分开,根据核电堆型和技术特征,逐步成立一至数个核电运营集团,作为核电业主,承担最终的核安全责任,每个核电运营集团可以运营多达40-50台机组;其次将核燃料循环和核电建设纳入一个集团,统筹负责核电研究设计、建造、燃料供应和后端处理,包括国外市场的开拓和建设。上述企业集团采取互相参股的方式,逐步形成利益和风险共担的格局。
坚持自主化核电发展路线。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核电发展摆脱不了受制于人的局面。无论是自主创新,还是学他人之长,最终的要求是,必须形成具有知识产权的自主技术,自主创新,自主发展。
让核电回归市场。截至目前,我国在运20台、在建28台核发电机组,几乎都是计划的产物,市场没有在核电的技术选择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从确保核安全的角度来看,核电首先姓核,即发展核电必须严格满足国家核安全的监管要求。反过来,只要满足国家核安全监管要求的核电技术都应是市场选择的范畴,由行政决策来指定必须上哪种技术、哪种机型的做法,实在与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相去甚远。 (责任编辑:许)
相关阅读:能源互联网化后世界将如何改变?


扫描二维码下载电老虎报价通手机APP
-
关键词:核电,发展,战略
推荐文章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最新文章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