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力需求侧管理深度剖析
- 发布人:电老虎 时间:2015-08-20 新闻来源:电老虎网 浏览量:
电老虎网简讯:现在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间歇性,很难适应常规的电力需求的需要,如果通过需求侧管理使部分电力需求能适应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轨迹,那么就可以大大节省电力系统的辅助服务。

“需求侧管理”就是能源互联网?
需求侧管理不是能源互联网。这种提法仍然是来自大电厂到大电网和配电网,从大到小单向流动的传统的能源结构,是主要为供电方服务的管理,而不是以用户利益为主要导向的、符合能源互联网互动的思维模式。
能源互联网通过对用能负荷和设备信息的采集和传输来实现。
在很多能源互联网模型中,能源信息采集系统只是对用能负荷和设备信息进行采集和监测。事实上,能源互联网系统需要的数据远不止这些,还应该包括与用能有关的许多信息,如当地气候条件和天气预报、人的生活和用能习惯、生产设备条件、工厂运营情况、生产的可持续性、安全等级、容量备用、企业文化、能源价格等。这些海量信息可以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技术进行快速分析,分析结果被用于系统的平衡优化控制或反馈给用户。
面向企业大户or居民用户
有人认为,工商业与服务业用电量比较大,而居民用电量比较小,所以电力公司做需求侧管理的重点应该是工商业与服务业的大用户。国外对于大用户主要用费率和预测来管理,很少实时控制。而且需求侧管理的外延很大,不局限于电能的计量,佛山的做法可能更多的在于电力服务。
有人提出,电力紧张和电网有关与用电量多少关系不大,居民用电需求管理涉及民生和责任,所以居民也是需求侧管理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现在家用空调多了,居民需求侧管理还是有很大的市场空间的。
PS:要想“鱼和熊掌兼得”,有人提出“因材施教”。即对于用电量较少的居民用户应该侧重于服务,而对于工业大用户特别是高耗能工业则应该侧重于管理,这一点也和国网目前遵循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原则基本一致。

“需求侧管理”就是能源互联网?
需求侧管理不是能源互联网。这种提法仍然是来自大电厂到大电网和配电网,从大到小单向流动的传统的能源结构,是主要为供电方服务的管理,而不是以用户利益为主要导向的、符合能源互联网互动的思维模式。
能源互联网通过对用能负荷和设备信息的采集和传输来实现。
在很多能源互联网模型中,能源信息采集系统只是对用能负荷和设备信息进行采集和监测。事实上,能源互联网系统需要的数据远不止这些,还应该包括与用能有关的许多信息,如当地气候条件和天气预报、人的生活和用能习惯、生产设备条件、工厂运营情况、生产的可持续性、安全等级、容量备用、企业文化、能源价格等。这些海量信息可以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技术进行快速分析,分析结果被用于系统的平衡优化控制或反馈给用户。
面向企业大户or居民用户
有人认为,工商业与服务业用电量比较大,而居民用电量比较小,所以电力公司做需求侧管理的重点应该是工商业与服务业的大用户。国外对于大用户主要用费率和预测来管理,很少实时控制。而且需求侧管理的外延很大,不局限于电能的计量,佛山的做法可能更多的在于电力服务。
有人提出,电力紧张和电网有关与用电量多少关系不大,居民用电需求管理涉及民生和责任,所以居民也是需求侧管理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现在家用空调多了,居民需求侧管理还是有很大的市场空间的。
PS:要想“鱼和熊掌兼得”,有人提出“因材施教”。即对于用电量较少的居民用户应该侧重于服务,而对于工业大用户特别是高耗能工业则应该侧重于管理,这一点也和国网目前遵循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原则基本一致。
-
关键词:电力需求,负荷,管理,互联网
推荐文章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最新文章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