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力需求侧管理 进一步推动工业用电转型升级
- 发布人:电老虎 时间:2015-08-21 新闻来源:工信部 浏览量:
电老虎网简讯:我国加强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由以往以电力部门实施为主转为工业部门实施为主;从电力负荷管理转变为贯穿于工业规划、设计、生产、流通和使用全过程;从单一的技术措施转变为促进节能减排、推动转型升级、监测经济运行相结合的综合性工作。有利于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优化工业用电结构,提升电气设备转变工业用电方式,提高工业电能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电力资源投入实现工业经济增长。
近年来,工信部始终坚持把推动电力需求侧管理作为工业领域落实能源消费革命的最主要抓手,采取部省联合、企业主体参与、中介机构服务、市场推进的方式,基本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专业机构支撑”的工作推进机制,积极支持电能服务新业态发展,合力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加强宏观指导。2011年,工信部制定出台了《关于做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工产业政策[2011]第5号公告),从完善政策体系、发展节电工业、推动有序用电、健全标准体系、推广先进技术、促进两化融合、加强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根据公告要求,指导各地制定实施方案。
二是开展试点示范。选择北京、宁夏、广西、广东开展试点工作,采取部省合作方式,通过“诊断、治理、评估”模式开展工作。目前,首批600多家试点企业陆续完成电能诊断治理,形成北京京东方、燕京啤酒(8.80, 0.00, 0.00%)、宁夏隆基硅等一批示范企业。
据统计,到2014年底,该项工作共培育需求侧试点企业600余家,累计节约电量超过120亿度,相当于节省480万吨标煤,4800万吨净水,减少约326万吨粉尘、36万吨二氧化硫排放,企业用电结构进一步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效率明显提高,促进了电力资源配置向高技术、高效率、高附加值工业领域转移,以较低电力消费创造更多的工业增加值产出,实现工业发展过程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三是完善支撑体系。运行监测协调局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建立战略合作,发挥行业协会专业优势,聚集近百家电能服务机构和百余名能源专家,建立支撑服务体系。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培训,组织专家帮助企业查找用电薄弱环节,提高企业电能管理意识,培养企业能源管理人才。
四是组织系列宣传。广泛征集工业企业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案例,并主办主题为“加强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 推动能源消费革命”的成果展览,广泛宣传需求侧管理理念和成果案例,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
五是加强人才培养。组织全国近半省份开展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培训,截至目前,有超过1500家企业近万人次参加培训,推动清华大学设立电力需求侧管理专业工程硕士学位,联合中电联探索在工业企业推进电能管理师资格体系建设工作。
电力需求侧管理将逐步纳入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
《办法》的出台是我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重要阶段性成果,对于思索和探寻工业领域落实能源消费革命和推进能源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
自《办法》印发以来,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中心按照《办法》对燕京啤酒、宁夏隆基硅等示范企业进行了复核评价,通过信息化手段和技术措施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基本全面、客观地反映了企业能源消费水平、使用状况和经济、环境效果,以及客观分析了企业采取需求侧管理措施后,在资源优化配置、能源管理水平和效率提升,抑制不合理用电,降低用电成本等方面的实际效果。
按照《办法》要求,近期工信部运行局会同国家发改委运行局、各地工信主管部门、中电联等单位,成立了评价工作推进小组和专家委员会,并组织召开了评价推进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审议了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评价实施细则和工作安排,并就工业领域落实能源消费革命和能源体制改革要求,加快推进评价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近年来,工信部始终坚持把推动电力需求侧管理作为工业领域落实能源消费革命的最主要抓手,采取部省联合、企业主体参与、中介机构服务、市场推进的方式,基本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专业机构支撑”的工作推进机制,积极支持电能服务新业态发展,合力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加强宏观指导。2011年,工信部制定出台了《关于做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工产业政策[2011]第5号公告),从完善政策体系、发展节电工业、推动有序用电、健全标准体系、推广先进技术、促进两化融合、加强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根据公告要求,指导各地制定实施方案。
二是开展试点示范。选择北京、宁夏、广西、广东开展试点工作,采取部省合作方式,通过“诊断、治理、评估”模式开展工作。目前,首批600多家试点企业陆续完成电能诊断治理,形成北京京东方、燕京啤酒(8.80, 0.00, 0.00%)、宁夏隆基硅等一批示范企业。
据统计,到2014年底,该项工作共培育需求侧试点企业600余家,累计节约电量超过120亿度,相当于节省480万吨标煤,4800万吨净水,减少约326万吨粉尘、36万吨二氧化硫排放,企业用电结构进一步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效率明显提高,促进了电力资源配置向高技术、高效率、高附加值工业领域转移,以较低电力消费创造更多的工业增加值产出,实现工业发展过程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三是完善支撑体系。运行监测协调局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建立战略合作,发挥行业协会专业优势,聚集近百家电能服务机构和百余名能源专家,建立支撑服务体系。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培训,组织专家帮助企业查找用电薄弱环节,提高企业电能管理意识,培养企业能源管理人才。
四是组织系列宣传。广泛征集工业企业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案例,并主办主题为“加强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 推动能源消费革命”的成果展览,广泛宣传需求侧管理理念和成果案例,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
五是加强人才培养。组织全国近半省份开展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培训,截至目前,有超过1500家企业近万人次参加培训,推动清华大学设立电力需求侧管理专业工程硕士学位,联合中电联探索在工业企业推进电能管理师资格体系建设工作。
电力需求侧管理将逐步纳入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
《办法》的出台是我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重要阶段性成果,对于思索和探寻工业领域落实能源消费革命和推进能源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
自《办法》印发以来,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中心按照《办法》对燕京啤酒、宁夏隆基硅等示范企业进行了复核评价,通过信息化手段和技术措施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基本全面、客观地反映了企业能源消费水平、使用状况和经济、环境效果,以及客观分析了企业采取需求侧管理措施后,在资源优化配置、能源管理水平和效率提升,抑制不合理用电,降低用电成本等方面的实际效果。
按照《办法》要求,近期工信部运行局会同国家发改委运行局、各地工信主管部门、中电联等单位,成立了评价工作推进小组和专家委员会,并组织召开了评价推进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审议了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评价实施细则和工作安排,并就工业领域落实能源消费革命和能源体制改革要求,加快推进评价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 上一篇:售电侧改革降低风险 促进售电市场建立
- 下一篇:全球电网将变成能源共享网络
-
关键词:电力,技术,能效
推荐文章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最新文章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