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电市场实质进展不大 如何分羹尚有难度(2)
- 发布人:电老虎 时间:2015-08-26 新闻来源:中国能源报 浏览量:
实际进行售电业务,取得经营许可即拿到售电牌照就尤为关键,这也成为售电公司首先面临竞争的重要环节。
关于售电牌照发给谁的问题,此前发改委就明确了六类竞争主体来参与,其中包括现有的配售电的一些企业、经济开发区、社会资本投资、分布式能源的供应商、一些节能服务的公司,以及一些公共服务的公司。
分析人士称,五大发电集团和地方大型能源企业或将进入首批获颁售电牌照名单,而另一部分公司将只停留在概念炒作上,因此获得第一批牌照的希望并不大。
市场培育才开头
当前就有效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完善市场化交易机制的过程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中,比较突出的有:电力市场如何布局、尚未确定的市场结构下难以确定交易模式,监管体系的建立等。
曾有业内人士指出,电价改革和整个电力市场的建设是一个整体,没有电力市场的设计,电改根本无从谈起。真正推进电力的市场化,有三个核心问题必须解决:首先是电力市场如何布局。其次,是交易模式的选择。目前关于系统运营平衡和经济责任承担等问题并没有明确。第三是监管体系的建立,市场化与监管密不可分。
“电力市场是基于分工的买卖双方之间紧密联系的交换平台,因为电力输送是有距离的,所以市场一定要建立在发达的交通体系基础之上。”业内专家称,“现在大用户直接交易不具备大规模推广条件,最主要的原因是缺少平衡机制的设计。在没有批发市场的情况下就进行售电竞争,并不符合逻辑”。
该专家还表示,现有条件规定高科技企业可以参加试点,高耗能企业不能参加试点,这是基于当下电力过剩、参加交易可以降低电价的基础上制定的规则,但如果市场发生变化,电气设备行业紧缺,导致价格上涨,则高科技企业便成了受害者,而高耗能企业未进入市场,享受的是国家管控的电价,这便背离了设计初衷,所以没有平衡机制的大用户直接交易无法广泛推行。
此外,售电侧竞争也应在配电公司参与交易的前提下,逐渐培养市场。否则,在输配关系没有理顺的情况下,“批发市场”没有建立起来的情况下,电力零售市场的交易活动恐怕难有实质进展。(责任编辑:许)
扫描二维码下载电老虎报价通APP


相关阅读:售电侧改革降低风险 促进售电市场建立
- 上一篇:电力行业大洗牌 数据共享成为可能
- 下一篇:电改加速 多元化交叉补贴扛大旗
-
关键词:售电,牌照,企业,投资
推荐文章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最新文章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