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清洁能源发电占比首次突破30%
- 发布人: 时间:2014-08-18 新闻来源: 浏览量:
电老虎网简讯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对外发布《2013年电力建设施工行业年度报告》:截至2013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2.47亿千瓦,跃居世界第一位。其中,火电8.62亿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69.13%,35年来首次降至70%以下。同时,清洁能源占比也首次突破30%。
日前召开的2014中国能源产业协作会议上,来自学术界和企业界的代表一致认为,能源结构调整首先要推动节能减排,加强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相关产业也要合同协作,共同破解难题。
应对能源危机,发达国家主要有两种策略:一是日本和欧洲的“节流”,通过税收等各种政策手段,提高石油价格,节约石油消费,提高石油使用效率,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二是美国的“开源”,为促进经济增长,千方百计扩大并保障进口石油供应,长期维持低油价。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王敏博士表示,目前,我国每万美元GDP能源消耗是美国的2.45倍,德国和法国的3.65倍,日本、英国和意大利的4倍。中国的能耗降到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印度、意大利这种水平,才能化解GDP总量增长和环境承载力的矛盾。
如何节流?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建筑耗能已占总能耗30%,与工业耗能、交通运输耗能成为三大“耗能大户”。因此,降低建筑能耗、实施建筑节能,对于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缓解我国能源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节流”式的环境管制带来能源价格的上涨,会不会对民生产生影响?王敏认为,能源涨价是对环境成本的支付。虽然我国现在能源价格从世界上看不算低,但却支付了很高的环境成本,通过居民收入增长可消化涨价压力。2003~2010年销售电价年均上涨3%,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和9.4%。同时,通过实施阶梯定价等措施,很大程度上可缓解环境涨价对民生的影响。
2014年,国家发改委、住建部两部门联合发布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明确规定:到“十二五”末,推动公共建筑空调、采暖、通风、照明、热水等用能系统的节能改造,全国机关办公、宾馆、商场、医院、学校等既有公共建筑完成节能改造1.2亿平方米。
四川恒升钢构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嘉算了一笔账:全国既有建筑约420亿平方米,每年还有16亿~20亿平方米新建竣工面积。如果新建建筑每平方米投入100~150元的节能改造费用和节能新投入,整个市场约有2000亿元~3000亿元的规模。
清洁能源不能粗放发展,光伏产业没形成产业集群,技术研发很难突破,质量问题不容忽视。
火电占比首次降至70%以下,而清洁能源占比也首次突破30%,这说明我国的能源结构在变化。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的投入力度,攻克了一批涉及清洁能源、智能电网和储能技术等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相关企业也加大了研发投入力度。这些关键共性技术的成功研发和应用,有力地推动了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应用。
-
关键词:电老虎网,主变、箱式变电
推荐文章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最新文章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