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柔性直流及特高压交流:电网顶层设计 促进能源变革
- 发布人: 时间:2014-09-05 新闻来源: 浏览量:
电老虎网简讯:输电网架构是决定电力系统稳定性与经济性的最重要因素。它总随着地区能源结构与电力政策调整而转型。国内现行的电网架构大约成型于80年代,其特征为双层交流分区运行,同时以直流通道贯通分立电网间能量交换。虽然从实际效果来看,当前网架运行稳定,但国内正在发生的能源结构变革或将催使电网发生改变。考虑到我国能源禀赋及环保压力,未来国内发电装机的建设趋势是以大能源基地为主要形式,新建电源逐步集中于西北部,而远离用电主要区域。为了应对这一趋势,远距离专用输电通道将成为电网建设的重点。
为了在远距离输电中降低损耗,可行的两项选择是直流及特高压交流。交流便于电能分配,但要求所经区域电网保持同步;直流可实现大容量输送的同时保持区域电网独立,但只能点对点。在过往历史中,南网直流规划缓步推进;与之相对,国网一直强调将直流与特高压交流进行捆绑建设。但受制于技术及政治上的质疑,管理部门在核准上极度谨慎。虽然此前低于预期,但从14年起市场环境正发生显著改善。在环保压力下,核准部门决意加速发电装机向西北转移。这一过程中,配套远距离输电线路的建设同样得到积极推动。从当前形势看,我们判断后续远距离输电线路建设的两个方向是网内交流及跨网直流。
直流及特高压交流的加速建设必然对应设备投资的大幅增加。这部分投资中,超过60%将用以采购设备,其中30%更将投向变电站(交流)或整流站(直流)中的主设备,继而带动制造企业受益。判断近期能源局批量批复的线路将逐步进入核准、招标高峰期,龙头企业近3年的业绩高增长得到锁定。从业绩弹性来看,产业链中最受益标的为平高电气、中国西电、许继电气及大连电瓷。
与采用晶闸管的常规直流不同,柔性直流以igbt为换流原件。其具备可多端互联、可故障穿越等优异特性,特别适合于海岛供电、新能源并网等多种特殊场合。目前国内柔直项目主要为示范工程。但伴随技术进步及成本下降,线路电压及输送容量快速增加,柔直应用空间不断提升。判断未来随着国内海上风电加速建设,柔直输电市场也将获得助推。在这一过程中,龙头企业大有可为。
新闻来源:长江证劵 责任编辑:刘先生
- 上一篇:方家山核电1号机组燃料组件装入反应堆
- 下一篇:广西首座3C绿色变电站将投入使用
-
关键词:电老虎网,主变、箱式变电
推荐文章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最新文章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