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渐进式改革给电力市场带来的何种变革?
发布人: 时间:2014-10-27  新闻来源:  浏览量:

电老虎网简讯:我国上一轮电改启动于2002年,其标志是国务院《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发布。经过后续12年的市场化工作,国内电力系统主要发生2个显著变化:1)市场参与主体上,发电端形成多主体有效竞争,但电网端始终保持输-配-售垂直一体化垄断,且有进一步总部集权的趋势;2)电价形成机制上为“管两头,放中间”,即两端价格(上网及销售电价)通过行政手段固定,中间差价成为电网公司“黑箱”收入。总结来看,我国电力电气设备行业市场化工作行程仍未过半。


        02年至今的“半程改革”提升了发电行业的效率,更在我国应对03、04年电荒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必须承认,电网垄断格局所导致的行政电价体系给电力系统带来体制性缺陷,包括:1)发电成本向电价传导不顺畅,电厂盈利大幅波动;2)发电企业效率差异未真正体现;3)电网可能截留部分社会利益等。为了解决上述缺陷,新一轮电改势在必行。而当前用电需求增速趋缓的经济背景及新领导班子上台的政治大环境为再次电改提供了较好的窗口期。


        新一轮电改的核心目标是建立市场化定价的电价体系,而其主要手段是将电网沿纵向按功能环节进行区分,并采用不同方式消除垄断。具体来说,对于自然垄断属性强的输电环节,主要依靠政府监管以实现其公用事业化;而对于配电及售电环节,则可通过增加参与主体来实现竞争。最终改革要实现“放两头,管中间”的电价形成模式。当然,考虑改革可操作性,判断国内电改将走日、法式渐进道路,短期的突破口包括:直购电扩大,零售电由增量向存量放开以及输配独立核算。需指出的是,改革推进的前提是输配电成本的厘清。预计这也将是电改启动后的重中之重,核算范围将从专用通道到区域内再到跨区域。


      电改将从以下几个方向对行业产生影响:1)改革使电网公司固定资产盈利性下滑,其资本支出从长期来看受压制的概率比较大。但我们判断远距离输电及配网投资向上趋势不变;2)直购电扩大在发电端利好度电成本低廉的水电及高效火电;在用电端利好部分大工业用户及外购电比例高的区域电网;3)零售电环节开放意味着网外企业可参与售电。除直接业绩贡献外,参与企业还获得了大批量用户的到户渠道,后续增值业务的拓展也值得期待。



                                                                                                         新闻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责任编辑:刘先生

关键词:电老虎网,主变、箱式变电

分享: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