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汽车补减少,新能源车该如何突破?
- 发布人:电老虎网 时间:2017-02-10 新闻来源:网络 浏览量:
电老虎网资讯:新能源汽车补减少,新能源车该如何突破?2009年,在密集的扶持政策出台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驶入快速发展轨道。虽然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比重依然微乎其微,但它在中国商用车市场上的增长潜力已开始释放。2010年,我国正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2011-2015年开始进入产业化阶段,在全社会推广新能源城市客车、混合动力轿车、小型电动车。2016-2020年,我国将进一步普及新能源汽车、多能源混合动力车,插电式电动轿车,氢燃料电池轿车将逐步进入普通家庭。随着新能源的汽车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其补贴也在悄然变化。根据新政,今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额度比2016年降低20%,地方财政补贴不得超过中央单车补贴额的50%,而到2020年,个人购纯电动车补贴将完全取消。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成为业内共识,新能源汽车将如何面对市场挑战,取消补贴后国产新能源汽车还能不能与跨国品牌竞争等话题也成为业内焦点。
补贴是把双刃剑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市场,截至目前,我国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已经超过100万辆,占全球市场保有量的50%以上。显然,这一成绩的取得,新能源汽车补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受补贴政策的诱惑,很多企业蜂拥而上,纷纷上马新能源汽车项目,造成资源的浪费。尤其是一些没有技术实力和研发能力的企业,通过弄虚作假,骗取补贴,严重扰乱了市场,阻碍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的提升。
对此,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宋秋玲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一直面临着动力电池核心技术缺乏、充电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虽然有很大的改善,但仍没有根本解决。准入和监管体系还不完善,产品良莠不齐,部分企业过度依赖补贴,提质降价的动力不足,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严重不足。
日前,工信部公布了第二批新能源汽车骗补企业名单,对金华青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上汽唐山客车有限公司、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南京特种汽车制配厂有限公司、重庆恒通客车有限公司等7家车企进行了行政处罚,暂停了他们申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的资质,撤销了各家公司不符合规定的车型公告资格,对各家车企给出了2个月的整改期限。这是继2016年12月20日工信部对苏州金龙等4家企业作出行政处罚之后,第二次就新能源汽车骗补行为对车企进行追责。至此已有11家车企因为骗补行为被正式处罚。

- 上一篇:《电气销售武林秘籍》完结篇:合同签订细节
- 下一篇:光伏业创新能力迎来“大考”的时代
-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电老虎网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