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会实录8|国网江苏电科院袁晓冬: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新技术及行业创新
- 发布人:电老虎网 时间:2024-01-19 新闻来源:电老虎网 浏览量:
【第六届中国电力能源创新大会专稿】2024年1月8日,由电老虎网主办的“2024第六届中国电力能源创新大会暨第二届中国电力能源企业家高峰论坛”,在南京隆重举办! 国网江苏电科院技术高级技术总监/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储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袁晓冬先生,带来了《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新技术及行业创新》主题讲演。
双碳目标下,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如何?据介绍,我国是全球新能源(主要是风电和光伏)装机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截至2022年底,我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分别为3.7亿千瓦和3.9亿千瓦,约占我国电源总容量的30%(10年前为4.9%);新能源发电量1.2万亿千瓦时,占我国总发电量的14%(10年前约为2%)。风光装机到2030年超过火电,成为第一大装机主体,2045年占比超50%。风光发电量到2040年后超过火电,成为第一大电量主体,2055年占比约50%。 袁晓冬先生表示,在双碳目标提出之前,电网有个简单的“电网公式”,即:G=L(发电、用电能源相等),这是经过100多年的演化,在设备、系统、技术、政策、法规等各方面形成的一套自洽系统。而双碳目标的提出,则给这一自洽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将从传统源随荷动的确定性电力电量平衡优化决策方式向计及源荷不确定性、源网荷储互动的电力电量平衡优化决策方式转变。从时间尺度来看,新能源出力占系统总负荷比例的最小、最大值的差距在不断拉大:新能源长时间低出力需要常规电源及其一次能源保证电力供应;新能源长时间高出力则给系统消纳、安全和能源转储利用带来挑战。从空间尺度来看,存在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据测算,我国中东部地区分布式光伏可开发容量约为15~20亿千瓦,年发电量仅为1.9~2.5万亿千瓦时,远不能满足当地负荷用电需求;2060年西北地区约有1.6亿千瓦新能源电力外送需求。 随即,袁晓冬先生从PESTEL宏观分析框架入手,多角度分析讲解新型电力系统。据介绍,新型电力系统是一个各种矛盾交织的系统,矛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断增加,需要从系统观、大能源体系的视角,厘清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用更加丰富灵活的措施, 政策管理与技术产业双轮驱动,利益相关方同心协力,才能在“不可能三角”的平衡态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新型电力系统是一个物理信息社会系统,电力系统的运行与社会行为、信息交互的关系将会更加紧密。需要各级政府、各行各业协同配合, “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 那么,在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有哪些创新和机遇值得行业企业关注?袁晓冬先生从科技发展层面重点介绍了“电制氢”、“可控核聚变”、“数字化”,从经济和用电层面重点介绍了“EV”,并祝愿每个在时代浪潮中搏击的奋斗者,都能收获属于自己的运气。
附大会精彩集锦:

老虎工业云/电老虎董事长吴邦江致开幕辞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会长兼秘书长郭振岩

国家能源局信息中心原主任梁建勇

东南大学教授/ 电力系统自动化研究所所长汤奕

华北电力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王子杰

甘肃省庆阳市政府副市长张鸿举现场招商推介
南方电网原副总工程师么虹

南瑞集团首席专家罗剑波

国网江苏电科院技术高级技术总监 袁晓冬
南京国电南自正高级工程师郭乐

太平洋建设集团副总裁张云山

老虎工业云集团副总裁邸霖
江苏昂内斯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电力啄木鸟创始人余成军

海君资本创始合伙人/雷峰资本创始合伙人张立强







-
关键词:大会,实录,国网,江苏,电科,院袁,晓冬,新型,【,
推荐文章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最新文章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