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盟反倾销调查再度来袭 中国积极应对
- 发布人:电老虎 时间:2015-06-09 新闻来源:中国能源网 浏览量:
电老虎网简讯:欧盟对中国光伏企业反规避调查,“初裁中,欧盟第一大多晶硅生产商—德国瓦克公司的被裁定的反倾销税率为21.8%,反补贴税率为10.7%,合计达32.5%”。不过,针对中欧多晶硅反倾销案,商务部公告指出,考虑到本案特殊市场情况,调查机关决定在初步裁定后暂不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此次反规避调查有可能会导致国内光伏企业在第三国设立生产基地,有力分化中国产组件在国际市场的占比,同时还会加速传统出口型组件生产商更多依赖国内市场。
这还不够,欧盟再次启动了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规避调查,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调查只是此前欧盟反倾销措施的延续,同时为日落复审做准备,希望中欧价格承诺能够继续。
眼看着中欧光伏价格协定年底即将到期,中国光伏企业将迎来喘息之机,然而近日有媒体刊文称,欧盟又启动了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规避调查。
由此引发的后果可能是:有中国企业被认定违反中欧间此前达成的“价格承诺”,并在今年年底前遭受欧盟惩罚性关税制裁。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调查只是此前欧美反倾销措施的延续,同时为日落复审做准备,希望中欧价格承诺能够继续。中国光伏企业在拓展多元化市场的基础上,应借此加强全球化协作,提升产品档次。

波折不断
据了解,此番推动欧盟对华光伏发起“反规避立案调查”的,正是欧盟对华“双反”的始作俑者——欧洲光伏制造商协会。其向欧委会申诉,中国光伏企业辗转通过马来西亚等第三地,将产品销往欧洲以规避关税。“这次调查主要针对的是通过马来西亚和台湾等地出口的产品,看是否存在通过转口贸易等规避价格承诺或关税的现象。但根据我们与作出价格协议承诺的企业了解的情况,企业并没有那样操作。”专家称。
事实上,近年来中欧双边光伏贸易纷争不断。2013年8月,中欧光伏贸易争端案以价格承诺达成和解。但此后,关于中国企业违反价格承诺等的指责仍不断。欧盟委员会在今年3月发布的一份文件中就提议,将昱辉阳光、中盛光电及阿特斯太阳能三家中企从中欧光伏组件最低价格(MIP)中除名,认为它们的行为已违反MIP协议。
专家证实,此次反规避调查已于5月29日正式立案。“我们已将情况通知相关企业,企业有情况我们也会随时解答。如果有企业存在相关情况,希望积极配合调查。如果不存在,我们也希望把情况说清楚。”她说。
此次发起反规避调查的意图很明显,就是反倾销事件的延续。此次反规避调查有可能会导致国内光伏企业在第三国设立生产基地,有力分化中国产组件在国际市场的占比,同时还会加速传统出口型组件生产商更多依赖国内市场。
这还不够,欧盟再次启动了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规避调查,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调查只是此前欧盟反倾销措施的延续,同时为日落复审做准备,希望中欧价格承诺能够继续。
眼看着中欧光伏价格协定年底即将到期,中国光伏企业将迎来喘息之机,然而近日有媒体刊文称,欧盟又启动了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规避调查。
由此引发的后果可能是:有中国企业被认定违反中欧间此前达成的“价格承诺”,并在今年年底前遭受欧盟惩罚性关税制裁。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调查只是此前欧美反倾销措施的延续,同时为日落复审做准备,希望中欧价格承诺能够继续。中国光伏企业在拓展多元化市场的基础上,应借此加强全球化协作,提升产品档次。

波折不断
据了解,此番推动欧盟对华光伏发起“反规避立案调查”的,正是欧盟对华“双反”的始作俑者——欧洲光伏制造商协会。其向欧委会申诉,中国光伏企业辗转通过马来西亚等第三地,将产品销往欧洲以规避关税。“这次调查主要针对的是通过马来西亚和台湾等地出口的产品,看是否存在通过转口贸易等规避价格承诺或关税的现象。但根据我们与作出价格协议承诺的企业了解的情况,企业并没有那样操作。”专家称。
事实上,近年来中欧双边光伏贸易纷争不断。2013年8月,中欧光伏贸易争端案以价格承诺达成和解。但此后,关于中国企业违反价格承诺等的指责仍不断。欧盟委员会在今年3月发布的一份文件中就提议,将昱辉阳光、中盛光电及阿特斯太阳能三家中企从中欧光伏组件最低价格(MIP)中除名,认为它们的行为已违反MIP协议。
专家证实,此次反规避调查已于5月29日正式立案。“我们已将情况通知相关企业,企业有情况我们也会随时解答。如果有企业存在相关情况,希望积极配合调查。如果不存在,我们也希望把情况说清楚。”她说。
此次发起反规避调查的意图很明显,就是反倾销事件的延续。此次反规避调查有可能会导致国内光伏企业在第三国设立生产基地,有力分化中国产组件在国际市场的占比,同时还会加速传统出口型组件生产商更多依赖国内市场。
-
关键词:反倾销,光伏产品,光伏企业,欧盟
推荐文章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最新文章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