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一带一路”:推进国际能源新治理体系形成
发布人:电老虎 时间:2015-08-10  新闻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浏览量:
电老虎网简讯:近年来,世界能源格局悄然变化,已经到了足以重塑21世纪地缘政治形势的新阶段。我国如何才能洞析世界能源格局变化,把握好国际合作契机,不仅仅关系到我国在世界能源治理体系中的地位,也将会大大推进国际能源新治理体系的形成。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重阳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6年的G20峰会将是达成国际能源治理的重要时间点。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以及乌克兰危机引起的俄罗斯变局,是撬动国际能源治理体系重组的四大新变量。
 
    王文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撬动国际能源治理体系重组的四大新变量之首。2015年3月中国政府出台“一带一路”规划,希望通过从政策、设施、贸易、金融、民心五大领域齐头并进,加强欧亚大陆的互联互通,推动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开放和可持续发展。从能源治理的角度看,这五大领域可以整合为金融体系、基建网络、区域治理这三个抓手,实际上就是通过能源金融、油气管网、输电走廊、能源通道、多边能源合作、电气设备平台等基建与渠道,重新塑造全球能源新格局。可以这样说,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新兴经济体,正在成为世界能源消费量增长的主要来源。
 
    与此同时,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持续推进,正在降低美国对中东能源的依赖,2014年,美国已成为能源出口国,中东需寻求新的买家,这再次加剧了能源供应格局的改变,全球能源市场重心东移向亚洲。
 
    而乌克兰危机的不断加深,美欧对俄罗斯实施金融与能源制裁的持续发酵,使俄罗斯财政雪上加霜,能源产量受挫,能源项目面临困境,俄罗斯逐步将能源发展中心转移向亚洲。由此也能看出,世界新能源格局重心东移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
 
    但我们应该看到,中亚、俄罗斯和亚太等国家的能源金融制度并不完善,在油气贸易本币结算、能源定价上都缺乏话语权。这就需要从能源资源投资、全球能源定价、人民币国际化等角度,重新建立成熟的能源金融体系,把能源上中下游领域的能源开发中心、加工炼化中心和市场中心整合在一起,塑造符合新兴经济体未来的能源金融体系。

关键词:一带一路,新能源,体系

分享: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