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大核电典型国家核电存废现状及理由
- 发布人:电老虎 时间:2015-06-18 新闻来源:无所不能 浏览量:
电老虎网简讯:人类对核电的技术驾驭水平有限、核废料难以处理、核电退役周期长且成本昂贵、国外内陆核电实践已经证明没有前景等因素,核电是既不安全、又不清洁、更不经济的能源,我们在中长期顶层设计考虑“去煤化”问题上是绝不能选择“大力发展核电”的。
我们在以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领域尚有极大潜力亟待挖掘,所以在真正安全、清洁、经济的可再生源“吃干榨净”之前,我们没有理由让核电“绑架”我国的能源安全和环境安全,更不能“饮鸩止渴”——用危害更严重、更持久且全世界都没有办法解决的核废料的放射性污染来代替目前的雾霾污染和二氧化碳污染。
在全球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可再生能源蓬勃发展、国际地缘政治与国力博弈变化、国内政治较力的多元背景下,核电兴衰存废的历史变迁及对于核电的国家态度也随之变化,因国情而异。
笔者选择了十个最有代表性的国家进行简要分析,归纳总结了典型核电国家核电存废的现状及理由。
中国:安全发展,高度重视
国家高度重视,坚定决心发展;坚守安全第一,技术决定进程;谋求独立发展,积极走向世界。
(1)国家高度重视,调整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提至战略高度,对内明确“多能并举”,对外明确“走出去”,核电在列。
(2)保持独立完整核工业体系,带动整个工业体系进步;核电是创新的练兵场和支点,新常态下拉动经济增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3)强调安全发展是前提,技术决定速度与规模;福岛事故与国内公众认知影响巨大,内陆核电启动与布局尚存争议。
(4)核电内外竞争压力加剧,国外面临技术与成本竞争,国内面临体制(管理体制与产业组织)上核电与核工业并行改革,核电与核工业的关系亟待理顺。
日本:政治左右,举步维艰
犹抱琵琶,骑虎难下;有心恢复,举步维艰;重新认识安全风险。
(1)各种短缺瓶颈明显(不只是能源),以核电“缺哪儿补哪儿”;核电提供经济的脱碳电力,恢复核电箭在弦上难击发。
(2)积累核动力技术,随时可以转化;较好的技术基础与一流装备制造能力;尚需维持核电出口与国际合作的信用度。
(3)福岛事故后的安全环保等社会问题让政府在核电问题上左右为难;政府与公众、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意见相左。
(4)新建核电阻力极大,经济性挑战大;充分反思监管,深化进行改革;全面检讨技术,提升安全水平。
美国:市场选择,收益为先
政府重安全创新,资本看投资收益;市场有成本挑战,各州发展有差异。
(1)美国拥有全球最开放的核电市场,政府市场泾渭分明;政府只管安全环保,对安全风险认知深刻;资本只看投资收益,核电发展与否投资商决定;国内市场有差异,缺乏本地经济脱碳电力的州支持核电发展。
(2)核电的选择与兴衰是纯粹经济性方面的考虑;电力需求增速不快,核电市场面临饱和与低价电力竞争,核电投资积极性下降;寿期后段运维安全成本高,与气电风电比竞争力下降;延寿安全环保成本增大;核电退役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核废料处置存争议。
(3)政府支持核能利用基础研发与先进核电技术研发;技术研发能力强,大企业争做核电技术引领;政府对核电发展提供一些金融支持。
(4)联邦政府的《作为经济可持续增长路径的全面能源战略》明确指出“核能作为低碳能源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德国:弃核先锋,坚守转型
曾经辉煌拥有,率先立法弃核;代价虽然高昂,坚守能源转型。
(1)全面弃核的决定具有法律约束力,源于长期以来的能源转型决心;从政府到公众态度一致,普遍支持转型;核电虽然还有经济性优势,从政治与社会角度上看,核电已成为昔日黄花。
(2)逐步弃核有底气:雄厚的财政与可再生能源基础和潜力;欧洲电网及法国核电为德国提供了电力安全冗余;碳排放与能源总量接近达峰,电力需求增速有限。
(3)风光产业发展迅猛,财政补贴负担较大,电价全面提升;煤电基核逆替代(核电),碳排放不降反升;开始检讨补贴,转型政策微调。
(4)非核武国家,核工业体系逐渐没落。意大利等也是这类。
法国:高处不胜寒
核电比例高,减核成必然;问题已初显,产业将变革。
(1)减低核电比例已在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路上,是现总统竞选时的政治承诺;减核有环境顾虑等社会性问题等原因,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能源转型开始起步,从能源/电力安全角度上看,也不希望对核电依赖过高;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到寿命的核电装机是主要的减核途径,加大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和利用成为新目标。
(3)核工业体系完整,技术研发与装备制造能力强;核电出口不变初衷,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三代EPR没有平衡好安全性与经济性,核电新技术竞争力面临挑战;龙头企业经营面临困局,产业组织面临改革。
(4)核电是法国的能源标志,民族自信与深厚的工程师文化将保障法国核电的生命力;积极发展未来核电技术。
我们在以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领域尚有极大潜力亟待挖掘,所以在真正安全、清洁、经济的可再生源“吃干榨净”之前,我们没有理由让核电“绑架”我国的能源安全和环境安全,更不能“饮鸩止渴”——用危害更严重、更持久且全世界都没有办法解决的核废料的放射性污染来代替目前的雾霾污染和二氧化碳污染。
在全球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可再生能源蓬勃发展、国际地缘政治与国力博弈变化、国内政治较力的多元背景下,核电兴衰存废的历史变迁及对于核电的国家态度也随之变化,因国情而异。
笔者选择了十个最有代表性的国家进行简要分析,归纳总结了典型核电国家核电存废的现状及理由。
中国:安全发展,高度重视
国家高度重视,坚定决心发展;坚守安全第一,技术决定进程;谋求独立发展,积极走向世界。
(1)国家高度重视,调整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提至战略高度,对内明确“多能并举”,对外明确“走出去”,核电在列。
(2)保持独立完整核工业体系,带动整个工业体系进步;核电是创新的练兵场和支点,新常态下拉动经济增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3)强调安全发展是前提,技术决定速度与规模;福岛事故与国内公众认知影响巨大,内陆核电启动与布局尚存争议。
(4)核电内外竞争压力加剧,国外面临技术与成本竞争,国内面临体制(管理体制与产业组织)上核电与核工业并行改革,核电与核工业的关系亟待理顺。
日本:政治左右,举步维艰
犹抱琵琶,骑虎难下;有心恢复,举步维艰;重新认识安全风险。
(1)各种短缺瓶颈明显(不只是能源),以核电“缺哪儿补哪儿”;核电提供经济的脱碳电力,恢复核电箭在弦上难击发。
(2)积累核动力技术,随时可以转化;较好的技术基础与一流装备制造能力;尚需维持核电出口与国际合作的信用度。
(3)福岛事故后的安全环保等社会问题让政府在核电问题上左右为难;政府与公众、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意见相左。
(4)新建核电阻力极大,经济性挑战大;充分反思监管,深化进行改革;全面检讨技术,提升安全水平。
美国:市场选择,收益为先
政府重安全创新,资本看投资收益;市场有成本挑战,各州发展有差异。
(1)美国拥有全球最开放的核电市场,政府市场泾渭分明;政府只管安全环保,对安全风险认知深刻;资本只看投资收益,核电发展与否投资商决定;国内市场有差异,缺乏本地经济脱碳电力的州支持核电发展。
(2)核电的选择与兴衰是纯粹经济性方面的考虑;电力需求增速不快,核电市场面临饱和与低价电力竞争,核电投资积极性下降;寿期后段运维安全成本高,与气电风电比竞争力下降;延寿安全环保成本增大;核电退役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核废料处置存争议。
(3)政府支持核能利用基础研发与先进核电技术研发;技术研发能力强,大企业争做核电技术引领;政府对核电发展提供一些金融支持。
(4)联邦政府的《作为经济可持续增长路径的全面能源战略》明确指出“核能作为低碳能源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德国:弃核先锋,坚守转型
曾经辉煌拥有,率先立法弃核;代价虽然高昂,坚守能源转型。
(1)全面弃核的决定具有法律约束力,源于长期以来的能源转型决心;从政府到公众态度一致,普遍支持转型;核电虽然还有经济性优势,从政治与社会角度上看,核电已成为昔日黄花。
(2)逐步弃核有底气:雄厚的财政与可再生能源基础和潜力;欧洲电网及法国核电为德国提供了电力安全冗余;碳排放与能源总量接近达峰,电力需求增速有限。
(3)风光产业发展迅猛,财政补贴负担较大,电价全面提升;煤电基核逆替代(核电),碳排放不降反升;开始检讨补贴,转型政策微调。
(4)非核武国家,核工业体系逐渐没落。意大利等也是这类。
法国:高处不胜寒
核电比例高,减核成必然;问题已初显,产业将变革。
(1)减低核电比例已在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路上,是现总统竞选时的政治承诺;减核有环境顾虑等社会性问题等原因,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能源转型开始起步,从能源/电力安全角度上看,也不希望对核电依赖过高;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到寿命的核电装机是主要的减核途径,加大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和利用成为新目标。
(3)核工业体系完整,技术研发与装备制造能力强;核电出口不变初衷,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三代EPR没有平衡好安全性与经济性,核电新技术竞争力面临挑战;龙头企业经营面临困局,产业组织面临改革。
(4)核电是法国的能源标志,民族自信与深厚的工程师文化将保障法国核电的生命力;积极发展未来核电技术。
-
关键词:十大,核电,典型,国家,存废,现状,及,理由,在,
推荐文章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最新文章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