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气设备工业转型升级五个大方向(2)
- 发布人:电老虎 时间:2015-08-03 新闻来源:电老虎网 浏览量:
第二是对输变电设备行业来说,特高压电网建设和城网、农网改造为输变电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智能化”已经成为电网建设的常态化要求。全行业要直面产能严重过剩、产品售价持续走低以及企业盈利能力普遍下降等共性问题,加强创新能力,实现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应从跟随用户需求制造产品“被动创新”向积极引导用户需求研制新产品的“主动创新”转变;从单一设备制造向提供输变电成套设备、承建输变电工程转变。
第三是风电产业在历经了前两年井喷式发展,风电装备制造业2012年面临着盲目建设造成的产品质量和可靠性、设备后期维护、标准检测认证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提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防止太阳能、风电设备制造能力的盲目建设”。因此风电产业结构优化任重道远,推动风电行业及企业自律、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订、检测认证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共性技术的研究与攻关成为风电产业未来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
从进口情况看,2011年进口电器产品549.7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74%。尽管价值量和增幅都低于同期出口,但从进口量比较大的产品看,主要集中在低压电器和低压开关板、电力电子元器件及静止变流器、电线电缆以及变压器互感器和微分电机等几类产品上。在内需增长趋缓、企业间竞争加剧已成为行业运行主要制约因素的背景下,还有这么大的进口量,则说明国内产品在技术性能、质量水平和可靠性方面与进口产品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国内企业的供给能力还仅仅限于中低端产品范围内,尚不能充分满足各方面对这些领域高性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产品的需求。因此,尽管当前总体需求增长趋缓,但在高端需求的市场开拓中仍有较大潜力,当务之急则要大力开发高端产品,替代进口。
其二应提高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近些年来,特别是经过“十一五”的蓬勃发展,我国电气工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核心技术、先进技术靠引进,某些高端产品、关键零部件和重要材料靠进口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以风力发电设备为例,尽管近几年来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迅速,但风机自动化控制问题仍然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又如,60万千瓦级以上发电机组的部分大型铸锻件以及大型燃气轮机叶片仍在依赖进口,这些问题依然成为制约我国电器工业发展的瓶颈。因此,电气工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占领新的发展制高点,必须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创新体制机制,尽快提高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抢抓机遇,下大力改变产品附加值低、基础发展滞后、成套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关键零部件和重要原材料受制于人以及处于产业链低端的被动局面。
其三应转变粗放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目前我国电气工业企业在管理水平上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不仅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差距大,而且在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材料消耗方面的差距也非常明显。这其中既有“硬件”即工艺装备和人员素质上的原因,更有“软件”即管理水平上的差距。
-
关键词:电气设备,发展,行业
推荐文章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最新文章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